爱朵古代皇帝网

唐朝皇帝设立的武庙72将为何姜维不在其中呢

0

对于姜维和邓艾这两位名将,无疑在魏灭蜀之战中迎来了一次巅峰对决的机会。在魏灭蜀之战中,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后,晃飞诸葛绪,直奔东路抵挡魏军主力。而钟会大军在占领汉中大部分据点后,前进到剑门关外时 被回援的蜀军阻拦,僵持不下。对此,在笔者看来,魏灭蜀之战中的初期,姜维的表现非常精彩。

不过,邓艾则采用以迂为直的谋略,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,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(今甘肃文县西北),越过700余里荒无人烟的地区,凿山开路,奇袭江油(今四川江油北)。又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、攻占涪城(今四川绵阳),兵临成都。从姜维的角度来看,显然不会想到邓艾会偷渡阴平。对于后主刘禅来说,面对突然降至的邓艾大军,无奈了选择了投降。公元263年11月,蜀汉正式灭亡,开始了三国时代结束的序幕。

到了公元263年,姜维对于汉中地区防御策略的调整,导致钟会大军得以顺利突破汉中防线,抵挡到剑阁一带。于是,姜维只能率领主力来到剑阁一带,以此抵挡钟会大军。而这,自然成为姜维不能支援成都的重要原因,也即邓艾兵临成都时,姜维可谓远水解不了近渴。在此基础上,对于蜀汉的灭亡,大将军姜维可谓难辞其咎。

最后,在魏灭蜀之战前,姜维多次率军北伐中原。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,姜维连年兴师动众,损耗了蜀汉的国力,成为其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。并且,姜维北伐中原的过程中,三次和邓艾交手,结果无一胜绩。也即通过抵挡姜维北伐,邓艾得以积累了名将的战绩,从而跻身宋朝时期的武庙72名将。延熙十九年(256年)春,姜维被迁升为大将军。姜维整顿兵马,与镇西将军胡济两路出兵,约定在上邽会合,但胡济却没有来,导致姜维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击败,蜀军死伤甚多。延熙二十年(257年),姜维趁魏关中空虚率兵出秦川,又率领万人出骆谷。魏大将军司马望于邓艾据守长城,姜维只能退军。

景耀五年(262年),姜维率军出汉、侯和,被邓艾所击败,姜维退驻沓中。由此,非常明显的是,姜维后期的三次北伐中,和邓艾交手的结果是一平两负。对于邓艾来说,两次击败了姜维,虽然这和曹魏的整体实力强于蜀汉存在一定的关系。不过,姜维的失败,还是削弱了姜维在三国名将中的地位,并成为蜀汉在公元263年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。总的来说,对比姜维和邓艾的表现,尤其是直接接手的情况来看,姜维无疑和邓艾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,甚至可以说邓艾是姜维的克星了。因此,邓艾得以入选武庙72名将,而姜维则无法像诸葛亮、关羽、张飞等蜀国将领一样被列为武庙72名将。

标签: 唐朝历代帝王表秦长青李焕儿穿越唐朝免费阅读唐朝豪放女 电影唐朝地图唐朝tv